《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注釋

清風閣:是奕繪營造的西山大南穀別墅的一處樓閣。1834年(道光十四年)初施工,於1835年(道光十五年)落成。奕繪有《高山流水·南穀清風閣落成》一詞慶賀。顧太清作此為唱和之作。
壑:兩山之間的穀地。
林皋(gāo):高處的森林地帶。
玲瓏:空明。形容曉日,因此時日光尚不強烈。
偏東:東方盡頭。
渾河:即永定河。原名渾河,康熙時更名。源出山西,稱桑幹河。
溟濛:幽暗迷蒙。
白衣蒼狗:亦作白雲蒼狗,風雲變幻之謂也。蒼狗,原指黑色的狗。
無心者、變化虛空:也是形容變化無窮的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日承紅:在陽光照耀下呈現紅色。
高淩霄漢:形容清風閣建在高處。霄,雲。漢,銀漢、銀河。
列岫如童:意為從清風閣上望去,眾山像一個個童子。
“待何年歸去”二句:奕繪經營南穀別墅,有死後歸葬於此的打算,所以說“歸去”。意為二人辭世以後,夫婦還要在此談笑爭雄,各論雄長。

原文《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

[清代] 顧太清

群山萬壑引長風,透林皋、曉日玲瓏。
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
渾河水、一線如虹。
清涼極,滿穀幽禽啼嘯,冷霧溟濛。
任海天寥闊,飛躍此身中。
雲容。
看白雲蒼狗,無心者、變化虛空。
細草絡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紅。
清風閣,高淩霄漢,列岫如童。
待何年歸去,談笑各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