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江山也要偉人扶”,寫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傑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為國家社稷也需要傑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畫圖”,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圖。作者是來謁墓的,之所以要對眼前景色來一番議論,是富有深意的,作這番鋪墊是為了彰顯作者心中的崇敬之情,三、四句“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才覺重西湖”即道出了原委,這是因為僅有西湖的自然景觀是不夠的,還需要人文景觀的支撐,如此方能相得益彰,景觀的內涵才能體現,特色才能凸顯。天下人之所以開始更加敬重西湖,覺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嶽飛和於謙的祠廟和墳墓(嶽飛葬於西湖的棲霞嶺下,於謙葬於西湖的三台山中),嶽飛和於謙,一為南宋的民族英雄,一為明代的民族英雄,兩人都是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清官,又都是遭到昏君、奸臣陷害致死,曆代受人敬仰和紀念。明代詩人張煌言詩雲:“日月雙懸於氏墓,幹坤半壁嶽家祠”,概括十分精辟。它表明,人民心中有杆秤,孰忠孰奸墓前分。
- 參考資料:
- 1、劉建平 編著.《子規猶啼——中國古代廉詩點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09月:217-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