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公元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蘇軾生活史的轉折點,這飛來橫災徹底地粉碎了蘇軾希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然後功成身退的幻想。從此以後,蘇軾看清了官場的黑暗、世態的炎涼。但蘇軾沒有被痛苦壓倒。他住在黃州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他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於山水之間: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擊使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反映在創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風格都有明顯的變化。在這期間他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此詞是其中之一。
- 參考資料:
- 1、宋廓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