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人梅堯臣的這首《春寒》詩可以按“起、承、轉、合”的結構規律來把握。
首聯“起”,點明季節特征,說明春日陰雲籠罩,雖然雲層不厚,但整天濃陰密布,雲天霧海,一片迷茫。“雲容薄”三字很好地點明了早春雲霧的特點。
頷聯“承”,以極其對仗的句式,寫出了春寒料峭的氣候環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氣候寒冷而緊縮了翅膀,不能飛舞;花朵因空氣濕冷而遲遲不開。其中“不開心”三字一語雙關,寫景寫人,移情手法,別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來。
頸聯“轉”,由靜景而至於動景。春風凜冽,吹動著掛在樹枝上的酒旗;春雨陣陣,靠近山的地方,春風突然夾裹著春雨而來,叫人感到一陣寒冷。“亞”通“壓”,低低地垂掛著。“片”,不能理解為大雨,它準確地描繪出春雨的特點。
尾聯“合”,點明詩人對景物產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發了感情。“未嚐辜”是說詩人不曾做對不住景物的事,是詩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語雙關,既寫了身體狀況,也寫出詩人此時的心情。
詩題“寒”字奠定了全文淒冷的基調。首聯點明春陰的季節特征,薄雲密布,是詩人心境的流露。中間兩聯,通過具體物象,來表現春寒,三四句寫因寒氣襲來,蝴蝶收斂雙翅,花蕾無力舒展,這是選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寫天氣之寒。五六句寫壓掛在樹枝上的酒旗翻動,足見風很猛;依傍山丘的陰雲挾帶著陣雨壓來,表明雨勢之急。這四句從不同視角形容春寒,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著淒冷寥落的氣氛,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畫出來。聯係詩人的人生經曆和範仲淹革新失敗的曆史背景,不難理解詩人此時因改革處於低潮而感情淒苦、心情悲涼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