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丁酉歲感事》鑒賞二

麵對宋朝統治者無力挽回大片土地淪於敵手的敗局,詞人既痛心又憤怒,他寫詞痛擊當道誤國,也表達了建功立業、為國殺敵的強烈願望。

上片落筆便責問是誰使得中原國土淪於敵手?矛頭直指統治者,滿腔激憤,傾瀉而出。連用兩個典故,使感情漸次深沉。然後以“悵”領起,直貫以下七句,有滔滔不絕之勢。北方有誌之士,已寥若晨星;半壁江山,如西風中落日,已窮途末路;朝廷中的當道者,又都是隻知空談,或草率用兵。作者分析了南北戰略形勢,指出朝廷困境,推出“機會失之彈指間”的結果。至此由憤而轉為哀,“傷心事”二句,令人傷心的事是南宋年年遭到強敵的進攻,長期屈辱苟安,到處都受到敵人的踐踏。此處以自然景物喻人事,情景相融。

下片直抒胸臆。過片“說和說戰”二句,由議論承上啟下,目前的局勢是和不能安,戰不能勝。朝廷偏安於江南,耽於安樂的局麵是不可能持久的。自然過渡到需要有人出來重整河山,而自己就胸懷壯誌,渴望報國殺敵。但由於朝廷的昏庸,自己壯誌難酬。下麵用一“歎”字領起,以下寫自己的困境。雖有建功封侯之誌,但卻像?鯨失水,不能施展;雖然懷揣平戎之策,卻因虎豹當關奸佞弄權無人賞識。兩次轉折,表現了作者內心的重重矛盾。但他畢竟是二十歲的熱血青年,對未來充滿了樂觀自信和美好的憧憬,所以不久又重新振起,“渠自無謀”以下表示他的信心,當權雖然無能,但國事尚有可為,報國的激情使他深夜難寐,燈下看劍,意欲一展雄姿。最後以欲奪功上麒麟閣自勉作結,使全篇流露的愛國熱情達到高潮,慷慨激昂,擲地有聲,豪言雄語,壯誌淩雲。在南宋詞壇,正是這樣許多豪放之歌,組成了當時時代抗敵的最強音。

原文《沁園春·丁酉歲感事》

[宋代] 陳人傑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傑;西風斜日,東帝江山。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歎封侯心在,鱣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