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

[兩漢] 項羽 [简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標簽: 抒情,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氣世上無人能比。可時運不濟寶馬也再難奔馳。
烏騅馬不前進了我又能怎樣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該把你怎麽辦?

注釋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靈璧縣南沱河北岸。
兮:文言助詞,類似於現代漢語的“啊”或“呀”。
騅(zhuī):意為頂級寶馬。
虞:即虞姬。奈何:怎樣;怎麽辦。
奈若何:拿你怎麽辦。若,你。

參考資料:
1、呂晴飛 等.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0:1-2
賞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鬥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垓下歌》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卻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歎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和複雜的感情,真可說是個奇跡。

“力拔山兮氣蓋世”一句,項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風雲的業績。項羽是將門之子,少年氣盛,力能扛鼎,才氣超群。他胸懷大誌,麵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於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項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23歲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率領江東八千子弟投入起義的大潮,成了諸路起義首領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與幾倍於己的秦軍進行浴血奮戰,奇跡般地滅了秦軍主力,被各路諸侯推舉為“上將軍”。

創作背景

項羽被困,誤認為漢軍已經把楚國的全占領了,他慌張地從床上爬起來,飲酒消愁。看著即將永別的美人,看著心愛的駿馬,忍不住唱出了這首慷慨悲涼的《垓下歌》。作詩之後,項羽率部突圍,雖曾殺傷敵軍多人,終因兵力單薄,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

參考資料:
1、呂晴飛等 .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 .北京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頁 .
2、李春祥等 .樂府詩鑒賞辭典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0年 :101-10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