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歌·山秀芙蓉

[宋代] 賀鑄 [简体]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遊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
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複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青芙蓉美,水明儼如畫,仙遊岩洞水波間。臨風慨歎遙想,周處當年斬蛟靈,長橋千載尤橫跨。
解綬帶投冠簪,歸隱躬耕田間,黃雞白酒漁樵社。陳登不複少壯豪,耳邊再無功名噪。

注釋
陽羨:今江蘇宜興,因境內有陽羨山而得名。詞牌即是《踏莎行》曲調。
山秀芙蓉:形容陽羨山巒如花。
溪明罨(yǎn)畫:常州宜興有罨畫溪,溪水明淨。罨畫:雜色彩畫。
真遊:猶仙遊。陽羨有張公洞,相傳漢代天師張道陵曾修行於此。
斬蛟靈:西晉陽羨人周處,年少時十分勇敢,曾於長橋下揮劍斬蛟,為鄉裏除害,傳為佳話。
解組投簪(zān):解去綬帶,投棄冠簪,指去官為民。

鑒賞

賀鑄是詞壇上一位怪傑,其生活際遇,其藝術風格,其內心世界都是複雜而多彩的。他有許多詞都是寫騷情豔思的,但這首《陽羨歌》卻透露著隱逸之情,充滿了沉鬱悲憤之氣。

宜興,古稱陽羨。賀鑄晚年寓居蘇州,杭州,常州一帶,常常往來於宜興等地,此篇想是晚年的作品。

上片寫景為主,開首兩句寫山川秀麗。據地方誌所載,陽羨境內有芙蓉山,罨畫溪。罨畫,原指彩畫,以此名溪,想是此處風景美麗如畫。這裏不言“芙蓉山高,罨畫溪明,”而顛倒為“山秀芙蓉,溪明罨畫。”這就使得“芙蓉”、“罨畫”均一語雙關。它們既是地名,又是形容詞修飾語,寫山川如芙蓉如彩畫般的美麗可人。“真遊”一句寫溶洞之美。“真遊洞”即仙遊洞之意;真,即仙。陽羨有張公洞,相傳漢代天師張道陵曾修行於此。

創作背景

一般認為,這首詞很可能是賀鑄初到宜興時所作。賀鑄五十八歲致仕客居蘇州之後,經常來往於常州、宜興一帶。宜興古稱陽羨,所以賀鑄改《踏莎行》為《陽羨歌》,作詞抒發他致仕後落寞失誌的情懷。

參考資料:
1、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 .唐宋詞鑒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870-872 .
2、朱德才主編 .宋詞十八家 蘇軾詞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9年 :251-252 .
3、葉嘉瑩主編 .蘇軾詞新釋輯評 中冊 :中國書店 ,2007 :946-949 .
4、賀新輝主編 .全宋詞鑒賞辭典 第四卷 :中國婦女出版社 ,2004 :138-140 .
鑒賞二

賀鑄是詞壇上一位怪傑,其生活際遇,其藝術風格,其內心世界都是複雜而多彩的。他有許多詞都是寫騷情豔思的,但這首《陽羨歌》卻透露著隱逸之情,充滿了沉鬱悲憤之氣。上片鋪敘宜興境內山水勝跡,下片反用三國陳登古典,貌似達觀,內含悲憤,詞意推進一層,又不蹈襲前人陳跡。

上片寫景為主,詞人先以從容整煉的四字對句鋪寫陽羨山水的秀麗。據地誌所載,陽羨境內有芙蓉山、罨畫溪。顧名思義,應是因山如芙蓉,溪似彩畫而得名。詞人在這裏把本為“芙蓉山秀,罨畫溪明”的句式改成“山秀芙蓉,溪明罨畫”,除了平仄的原因之外,其用意當然不僅指一山一水,而是著意突出陽羨境內千岩竟秀、萬壑爭流之美境,給人以江山如畫、美不勝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