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東風·掛絕壁鬆枯倒倚

[元代] 盧摯 [简体]

掛絕壁鬆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裏。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彎曲的枯鬆倒掛在懸崖絕壁上,殘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鴨在天上一齊飄飛。四周圍是數不盡的青山,一望無際的碧水,西風簫簫,天地間一派濃濃的秋意。靜靜的夜裏 皎潔的月影映照著高掛雲帆的船兒,載著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畫圖之中。

注釋
沉醉東風: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屬雙調,南曲屬仙呂入雙調。
絕壁:陡峭的山壁。
落殘霞孤鶩齊飛:落霞與野鴨一起飛翔。殘霞:落霞。鶩(wù):野鴨。
不盡:數不完。
雲帆:一片白雲似的船帆。
瀟湘畫裏:這裏極言瀟湘兩岸的風景如畫。

賞析

“掛絕壁枯鬆倒倚。”首句描寫懸崖之上一棵枯鬆倚絕壁而倒掛,既寫出枯鬆的奇姿,又襯托出山勢的險峻。作者放在小令的開頭,使人有突兀在凡之感。”落殘霞孤鶩齊飛。“寫秋天傍晚江上明麗的景物。這兩句刻意經營,本身極富形象感,又借得了名句所固有的審美效應,從而一上來便先聲奪人,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

“四圍在盡山”兩句,是對前麵兩句所寫景物的概括,也是在意象上的擴大和補充。前麵兩句是鏡頭各對準一個焦點,攝取最動人的畫麵,他們的景觀是具體的,但卻是定位的,是在某一個方向上。現在加上這兩句,進一步擴大了讀者的視野,使他們看到除了上麵所寫到的景物之外,四圍還有數在盡的山,無窮的水。這種大筆勾勒似的寫景,為下麵寫”秋意“作了心理上的鋪墊。

創作背景

此曲作於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時盧摯在湖南憲使的任上,當時盧摯正在赴任途中,路經瀟湘行舟,寫下此曲。

參考資料:
1、任中敏,盧前選編;司馬哲編著.《元曲三百首 最新雙色圖文版》:中國長安出版社,2010年: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