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閣橫秀氣,清幽並在君。
簷飛宛溪水,窗落敬亭雲。
猿嘯風中斷,漁歌月裏聞。
閑隨白鷗去,沙上自為群。
譯文
亭閣高聳充溢著清秀之氣,憑亭覽望君可賞得清幽之景。
宛溪綠水飛過閣簷,敬亭山的雲朵從窗前飛落。
清風徐吹猿嘯之聲時斷時續,明月朗照漁歌陣陣傳來。
閑逸之時自可隨白鷗鳥而去,在沙岸上與鳥為群。
注釋
崔八丈:名未詳,當是當地排行第八的老者。八:是弟兄排行。丈:是對長輩或同輩的尊稱。
水亭:是指倚水而建的亭子。
橫:充溢,充塞。
清:清新。幽:幽靜。
君:崔八丈。
宛溪水:在宣城東。宛溪:水名,在寧國府城東,源出嶧陽山,其流清激。
敬亭:敬亭山。
白鷗:水鳥名,常群集海上,隨著海舶飛翔。
“高閣橫之氣,清幽並在君”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亭閣高聳充溢著清之之氣、崔八丈可欣賞清幽之景的景致。詩人一語雙關:說水亭清新,言水亭幽靜,二者兼而有之。前句寫“高閣”高聳開闊,充溢著山川之之氣。後句寫詩人憑著水亭覽望崔八丈而覺得“君”清幽,側重表達出水亭的清新與幽靜。
“簷飛宛溪水,窗落敬亭雲”承接水亭的之氣與清幽,緊扣上文,寫詩人在敬亭山的所見: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描繪出一幅宛溪水從屋簷邊飛過、敬亭山的雲朵從窗前飛落的景觀。詩人從亭中望水飛落,恰似從屋簷邊飛過。雲從窗而落,側重體現出水亭的高聳開闊、之麗清幽。
此詩是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在宣城時所作。天寶中葉,自玄宗天寶元年(742)到憲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裏,是唐朝從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轉變時期。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所以李白的憂憤情愫極為深切,時常有抨擊時政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