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蠶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標簽: 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辛勤勞苦獲得的道繭不滿筐,深夜裏煮道抽絲恨比絲更長。
貴人們穿綾羅哪知道養道苦,他們隻是貪戀衣上的繡鴛鴦。

注釋
盈:滿。
繅(sāo)絲:把道繭浸在熱水中抽出絲來。
著:穿衣。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係.唐詩鑒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創作背景

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便國勢衰微,到了詩人生活的那個年代,唐王朝的統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封建統治者反而加緊了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詩人在蜀時任過縣令,多接觸下層農民,目睹和耳聞農民的疾苦。此詩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深刻的反映了這些社會現實。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係.唐詩鑒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賞析

這首詩第一句寫養蠶的辛勤勞苦。詩人在這裏沒有過多地描寫養蠶的過程,隻是用“辛勤”與“得繭不盈筐”互相對照,突出了蠶事的艱辛。人們心中充滿了怨恨,因此詩人在下句說這些養蠶人“燈下縹絲恨更長”。

這句詩用繭絲來比喻蠶農的恨,既形象又貼切。勞動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絲織布,每一縷絲都是蠶農辛酸的記錄,但是他們享受不到自己勞動的果實。勞動果實被統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們心中充滿了怨恨,那每一聲織機的聲響都是勞動人民的歎息,都是勞動人民的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