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

[唐代] 杜甫 [简体]

江漢思歸客,幹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病欲 一作: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漂泊在江漢一帶,思念故土卻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隻是一個迂腐的老儒。
看著遠浮天邊的片雲和孤懸暗夜的明月,我仿佛與雲共遠、與月同孤。
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誌依然存在;麵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
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注釋
江漢:該詩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帶所寫,因這裏處在長江和漢水之間,所以詩稱“江漢”。
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變通的讀書人,這裏是詩人的自稱,含有自嘲之意。是說自己雖是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卻仍然沒有擺脫貧窮的下場;也有自負的意味,指幹坤中,如同自己一樣的心憂黎民之人已經不多了。
“片雲”兩句:這句為倒裝句,應是“共片雲在遠天,與孤月同長夜”。

賞析

“江漢”句,表現出詩人客滯江漢的窘境。“思歸客”三字飽含無限的辛酸,因為詩人思歸而不能歸,成為天涯淪落人。“幹坤”代指天地。“幹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負”這樣兩層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幹坤”二字。“身在草野,心憂社稷,幹坤之內,此腐儒能有幾人?”(《杜詩說》)黃生對這句詩的理解,是深得詩人用心的。

“片雲”二句緊扣首句,對仗十分工整。通過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把他“思歸”之情表現得很深沉。他由遠浮天邊的片雲,孤懸明月的永夜,聯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與雲、月共遠同孤一樣。這樣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為一片。詩人表麵上是在寫片雲孤月,實際是在寫自己:雖然遠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卻像孤月一樣的皎潔。昔人認為這兩句“情景相融,不能區別”,是很能說明它的特點的。

賞析二

首聯用自嘲的方式寫出詩人滯留江漢的困境。此詩以首句頭兩字“江漢”為題,正是漂泊流徒的標誌。“思歸客”是說詩人想回鄉而不扣回,隻得四處漂泊,浪跡天涯。詩人思歸而不扣歸,成為天涯淪落人,其中包含著詩人的無限辛酸。“幹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負”這樣兩層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幹坤”二字。

頷聯二句緊扣首句,對仗十分工整。通過對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把他“思歸”之情表現得很深沉。他由遠浮天邊的片雲,孤懸明月的永夜,聯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與雲、月共遠同孤一樣。這樣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為一片。字麵上寫的是詩人所看到的片雲孤月,實際上是用它們暗喻詩人自己。詩人把內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當中,感慨自己雖然四處飄零,但對國家的忠心卻依然像孤月般皎潔。

句解

江漢思歸客,幹坤一腐儒.
漂泊江漢,我這思歸故鄉的天涯遊子,在茫茫天地之間,隻是一個迂腐的老儒."江漢",長江、漢水之間.首聯表達出詩人客滯江漢的窘境,有自嘲意."思歸客"是杜甫自謂,因為身在江漢,時刻思歸故鄉,但思歸而不得,飽含天涯淪落的無限辛酸."幹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讀書人,這裏實際是詩人自指不會迎合世俗.

如果說前一句還隻是強調詩人飄泊在外的思鄉之在,後一句則將自己在天地間的渺小孤獨感吐露無遺.詩人原來的抱負是要經天緯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後階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無力.其中的痛楚和無奈該有多深!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像飄蕩在遠天的片雲一樣遠客異鄉;與明月一起,孤獨地麵對漫漫長夜.頷聯為工對."天共遠",承江漢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詩人表麵上是在寫片雲孤月,實際是在寫自己.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五十七歲時所作。大曆三年(768)正月,杜甫離開夔州,輾轉於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時的杜甫曆經磨難,北歸已經無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長期漂泊無定的狀況讓杜甫感慨萬千,於是他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雅瑟.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178-179
題解

有人認為此詩作於夔州,有人認為作於江陵,當以後者為是.大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峽,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詩即作於此間.詩題作《江漢》,近乎無題,大概漂泊流徙中,已無心擬題.杜甫這時已五十六歲,長期飄零,曆盡艱辛,北歸無望,生計日困,至老仍如浮雲行止無定,心中自然頗多感慨.盡管如此,詩人忠魂仍存,壯心猶在,並未因處境困頓和年老多病而悲觀消沉,此詩就集中地表現了這種"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

評解

詩人身滯江漢,心有感而作此詩.他用凝煉的筆觸,抒發了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情懷.前兩聯寫所處之窮,後兩聯寫才猶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評論這首詩說:"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見其工.中四句用‘雲天’、‘夜月’、‘落日’、‘秋風’,皆景也,以情貫之.‘共遠’、‘同孤’、‘猶壯’、‘欲蘇’,八字絕妙,世之能詩者,不複有出其右矣.

"確實,詩的中間兩聯,情景相融,妙合無垠,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故曆來為所稱道,明代胡應麟《詩藪·內篇》就說,這兩聯"含闊大於沉深,高(適)、岑(參)瞠乎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