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唐代] 王維 [简体]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鶴巢鬆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沉寂地把籬門緊緊掩上,在蒼茫暮色中望著斜暉。
鶴棲宿遍布周圍的鬆樹,柴門來訪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節已添上一層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紅衣。
渡口處的漁火星星點點,是處處采菱人蕩舟來歸。

注釋
山居:山林之中隱居。《戰國策·韓策一》:“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即事: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
寂寞:寂靜無聲,沉寂。

賞析

首聯二句是作者獨自隱居山中時的心態寫照,他引用了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蒼茫餘落暉”詩句。顧安《唐律消夏錄》謂此詩首句‘掩柴扉’三字是虛句,不是實句。其實不必強作“虛”解,作“實”解亦通。人在門外亦可掩扉也,當是室內寂寞,故出門掩扉,環視山居外景以解悶,正切詩題“即事”者,詠眼前景物也。倘閉關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見,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無複寂寞之感。

頷聯二句運用了對比手法。夕照滿山,鳥鵲還巢,行人歸宅,柴扉緊掩,詩人以最傳神的字眼來表現景物給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態和任其消歇的流變特征,構成禪趣頗深的整體暗示,光色彩象的轉瞬即逝的恍惚,歸人卻在若即若離恍有恍無之間。從文藝美學角度看,生態活潑,情趣盎溢,彌滿詩畫氣息的寧靜生活極富運動感極富生命力的美。此聯“遍”“稀”二字用得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