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兩赤羽,來遊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台,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係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鍾昔追攀。
擊築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我把兩赤羽,來遊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台,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係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鍾昔追攀。
擊築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譯文
我把握著兩袋紅色羽毛箭,來到河北,古之燕國和趙國的地方
正是射殺天狼----騷亂的北方少數民族的時候,目睹軍情激揚萬分
在邯鄲洪波台觀看兵卒演習作戰,我身佩長劍,遙望北疆的關塞
我想請纓參戰,不願意羈旅在南方的古越國地帶,我要直趨燕然山,銘功勒石
將軍的龍虎旗在風中獵獵,動員會上的歌聲仍然在耳邊不停歇
壯士擊築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憂愁在投壺的活動煙消雲散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百戰百勝,
一舉把鬼子們全部掃光才回家鄉
此詩為詩人於天寶十一年(752)北遊幽州途中,在邯鄲洪波台看官兵操練儀式後所作,抒發自己北上抗敵、報效國家的豪情壯誌。
詩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兩赤羽。來遊燕趙間。”“請纓不係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報國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或謂“發兵”指天寶十載安祿山討契丹事,“請纓不係越”句亦涉同年發兵征雲南事。總觀全詩,乃北遊途中抒懷之作.似不宜以時事附會。
這首詩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詩人借助豐富的想象,生動曲折地反映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光明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