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離豫章別司馬漢章大監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曆楚山川。但將痛飲酬風月,莫放離歌入管弦。
縈綠帶,點青錢,東湖春水碧連天。明朝放我東歸去,後夜相思月滿船。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們的團聚與分散太匆促了,但這不是偶然的,我在這兩年裏調動了四次,幾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們捉弄的。讓我們開懷喝個痛快,借酒來酬謝這裏的風月景色和友人們的關懷吧!不要把離別的歌曲譜在管弦裏唱出來,叫我聽見傷心。
看這綠水的江河,像帶子縈回彎曲,荷花葉子,圓圓點點的像青錢,布滿了池塘。東湖裏的春水,碧綠清澈,與湛蘭的青天連一起。

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東歸去了,後夜月光滿船的時候,正是我孤獨的一個人在思念你們的時候。

注釋
二年:即淳熙三年到四年。
風月:指美好景色。
莫放:莫唱,莫奏。管弦:泛指樂器。
縈(yíng)綠帶:綠水環繞似帶。
點青錢:密密荷葉如青錢點綴水麵。
東湖:名勝之地,在今江西南昌東南。

賞析

此詞與《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作於同一時期,其主旨相近,但又側重於抒發別情和對被頻頻調動的不滿。同時因為是用小令寫作,風格也特別含蓄蘊藉,體勢既整傷又流美。兩年之內,作者因頻繁調動而心情十分抑鬱,險惡的宦海風波,使作者無法實現恢複中原的壯誌。現在又值與友人別離之際,更覺難以為懷。起韻借聚興感,直中藏曲,表達了作者對於被頻繁調動的牢騷不滿情緒。

起首二句,借聚散興感,直中藏曲,吐露自己對於被頻繁調動的牢騷小滿情緒。作者從淳熙三年到五年的短短二年時間內,先後被調動四次,匆匆來往於今江西、湖北等地,簡直疲於奔命,來不及有所建樹。對此,作者以一切“二年曆遍焚山川”作出形象的概括。作者被頻繁調動的原因是未加明說,隻以“不偶然”來點出隱情,更耐人尋味。“不偶然”,就是必然,作者已經體會出了被頻頻調動的必然性。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的春天。辛棄疾時年三十九歲。淳熙四年被召,淳熙五年春天的時候離開豫州,寫了此詞。辛棄疾受到主和派的排擠和打擊,滿腔怒火。

參考資料:
1、《辛棄疾詞文選注》注釋組.辛棄疾詞文選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06月第1版: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