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

[唐代] 杜牧 [简体]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標簽:
譯文

站在溪橋遠眺,落日西斜,距地兩竿,對岸楊柳含煙,淡影朦朧。
水麵上,荷葉亭亭、相簇相擁,一陣西風吹過,滿溪荷葉隨風翻轉,似含無限愁情。

鑒賞

首句“兩竿落日溪橋上”,點明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兩竿落日”,則既非在紅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蒼茫之中。在讀者眼前展開的這幅畫中的光線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點是“溪橋上”,則說明詩人行吟之際,既非漫步岸邊,也非泛舟溪麵,這為後三句遠眺岸上柳影、俯視水上綠荷定了方位。

詩的次句“半縷輕煙柳影中”,寫從溪橋上所見的岸柳含煙之景。詩人的觀察極其細微,用詞也極其精確。這一句中的“半縷輕煙”與上句中的“兩竿落日”,不僅在字麵上屬對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內在聯係。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會含煙;又因落日究竟還有兩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朧彌漫的一片濃煙,隻可能是若有若無的“半縷輕煙”;而且,這“半縷輕煙”不可能浮現在日光照到之處,隻可能飄蕩在“柳影”籠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