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岩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閑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岩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閑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譯文
蕭瑟的秋風吹入鳴皋山中,涼爽的月夜飄揚著悠揚的簫聲,脫去了那身肮髒的官服,剛剛離開混濁不堪的官場中,憑窗遙望遠山景色盡收眼底,朝暉夕暗氣象萬千變化無窮,夜晚暮色朦朧籠罩大地山峰仿佛變低,晴日明麗一望無際仿佛山峰隻在眼前,清早晨霧散去朝陽仿佛從山頂升起,山峰顯得更加挺拔高峻。
細細地計算一下,悠閑無事曾經喝了多少村民的美酒,沉醉後模模糊糊,信手揮毫揮發著詩情,隨意信筆而寫,管什麽體裁格式平仄押韻,樂得這樣長期寄情山水,能夠忍受寂寞貧窮,也算逍遙自在快樂萬分!
古人說:“詩本性情。若係真詩,則一讀其詩,而其人性情,人眼便見。”(明·江盈科《雪濤詩評》)這首詞正是如此,它首先展現了一位瀟灑閑適、任真自然、不拘形跡的詞人自我形象。這位剛從繁冗的官場生活中解組而投入大自然懷抱的詞人,其心情是愉悅的“初脫塵勞”已流露出對官場的厭倦和離開之後如釋重負的感受;而憑窗倚欄,細觀峰巒,由朝至暮。
看盡明暗變化,不僅表達了詞人對大自然的喜愛,同時也表現了其凝神專注之態和閑適自得的雅致。
許古是金代中後期的諫官,明昌五年(1194)舉進士,曾任左拾遺、監察禦史、右司諫等職,多所補陳。後辭官歸居,隱於伊陽(伊水之北)。這首詞是他從官場返歸山林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