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九月,忽開千葉一朵。雨中特為置酒,遂作。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蕩揚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豔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餘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態,付與明年。
至九月,忽開千葉一朵。雨中特為置酒,遂作。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蕩揚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豔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餘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態,付與明年。
譯文
今年百花盛開的時節,整天吹著東風,深院高牆裏麵,散發著輕輕的茶煙。隻有綠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錢。聽說城西,長廊連著古寺,甲第帶著名園。那裏有“醉貴妃”和“禦黃袍”這兩種珍稀牡丹,使我留戀。
清明已經過了,殘花無處可歸,對此不禁淚灑懷前。漸近深秋了,為何這枝牡丹,依然這般紅豔?還是設宴會客,暫且追隨那稍縱即逝的時光吧,這難逢的牡丹秋日花開,肅殺的秋風可不會憐惜。
注釋
花時:花開的時節。
蕩揚:輕輕地飄飛、揚起。
柳絮榆錢:飄揚的柳花和榆莢。
甲第:權貴的宅院。名園:有名氣的園林。
國色帶酒:指緋紅色牡丹,今名“醉楊妃”。“天香染衣”指貢黃色牡丹,今名“禦袍黃”。袂,衣袖。
高會:場麵盛大的宴會。短景:短促的光陰。
清商:指秋天。
不暇餘妍:是說牡丹豔麗的日子不長了。妍,美麗。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九月,在知密州任所的蘇軾聽說有一枝牡丹偶然開放,他的心禁不住為之一動,於是特意置酒會客,共賞名花,並揮筆寫下了這首《雨中花》。
上片追述春光中無緣賞花的缺憾。起筆三句寫春天衙齋生活小景,大意是,在今春花開時節,整日深鎖齋院,麵對嫋嫋茶煙,隻覺一派寂寥。點明“花時”,不單交代了節候,更暗含著詞人賞花的興致,而實際上整天所麵對的卻是“茶煙”,這使作者感到掃興。原來,這年春夏間密州地區旱災蝗災嚴重,身為州郡長官的蘇軾齋戒吃素,忙於到常山祭神祈雨,所以壓根兒顧不上賞花,——這是蘇軾在此篇詞序及《祭常山祝文五首》之一中所說的。
在今天看來,蘇軾的作法未免可笑,但曆史地看,他憂民所憂,關懷民生疾苦的精神還是值得稱道的。在這大好春光中,詞人蹤跡所至,看到“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如此而已。言外自然也以良辰美景“不獲一賞”而感到遺憾。那麽,是否因諸城僻處北國,沒有賞花的去處,或者竟無花可賞。以下六句全以“聞道”二字領起,著力寫出賞花的好去處,以及“方春牡丹盛開”,花事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