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

[唐代] 李白 [简体]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風淩清,秋月明朗。
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友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
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注釋
落葉聚還(huán)散:寫落葉在風中時而聚集時而揚散的情景。
寒鴉:《本草綱目》:“慈鳥,北人謂之寒鴉,以冬日尤盛。”
絆(bàn):牽絆,牽扯,牽掛。

創作背景

這是一篇言情之作。根據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此詩當作於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認為此詩是早於李白的鄭世翼所作,但反對者多。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57 .
鑒賞

此詩寫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此情此景,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淒婉動人。

此詩的體式許多人認為很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趙翼的《陔餘叢考》卷二十三雲:“三五七言詩起於李太白:‘秋風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劉長卿《送陸澧》詩雲:‘新安路,人來去。早潮複晚潮,明日知何處?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宋寇萊公《江南春》詩雲:‘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遠,斜日遝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詞牌的淵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