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

[唐代] 李白 [简体]

朝策犁眉騧,舉鞭力不堪。
強扶愁疾向何處,角巾微服堯祠南。
長楊掃地不見日,石門噴作金沙潭。
笑誇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於藍。
廟中往往來擊鼓,堯本無心爾何苦。
門前長跪雙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銀鞍繡轂往複回,簸林蹶石鳴風雷。
遠煙空翠時明滅,白鷗曆亂長飛雪。
紅泥亭子赤闌幹,碧流環轉青錦湍。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龍蟠。
君不見綠珠潭水流東海,綠珠紅粉沉光彩。
綠珠樓下花滿園,今日曾無一枝在。
昨夜秋聲閶闔來,洞庭木落騷人哀。
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
生前一笑輕九鼎,魏武何悲銅雀台。
我歌白雲倚窗牖,爾聞其聲但揮手。
長風吹月度海來,遙勸仙人一杯酒。
酒中樂酣宵向分,舉觴酹堯堯可聞。
何不令皋繇擁篲橫八極,直上青天揮浮雲。
高陽小飲真瑣瑣,山公酩酊何如我。
竹林七子去道賒,蘭亭雄筆安足誇。
堯祠笑殺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爾向西秦我東越,暫向瀛洲訪金闕。
藍田太白若可期,為餘掃灑石上月。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清晨乘著犁眉黃身馬,舉鞭無力。
強撐著病體,角巾便服地來到堯廟。
隻見柳絲垂地綠蔭遮天,石門噴迸的流水在此匯成金沙潭。
這裏山青水秀,我的老朋友果然為我們選擇了一處絕妙佳景。
廟中不斷地有人來擊鼓求福,其實堯本無心受人祭拜,你們這又是何苦呢?
廟前又有雙跪石人,如花的美女整日在表演歌舞。
權貴們的豪華車馬往來不絕,驚動著林木山石發出轟鳴。


遠望潭中,長煙與碧波交織,時明時滅。白鷗群翔,如同紛紛揚揚的飛雪。
紅亭赤欄,置於碧流青水之間口這潭水深過百丈能通徹海底,說不定其中會有蛟龍盤踞。
置身於此,讓人不禁想起音日的綠珠潭,那潭水似乎是一下子都流入了東海,至今遺址無存。那粉麵紅妝的綠珠又到哪裏去了呢?
當年綠珠樓下的滿園鮮花,也一枝難尋。
昨夜秋風已經自西吹來,洞庭波起樹葉紛落。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五載(746年),當時李白四十六歲,離所謂的“賜金放還”已近兩年,居東魯(今山東一帶)。此詩題下原注:“時久病初起作。”據此可知,李白離開長安後曾經大病了一場,或許與在長安受打擊有關。

參考資料:
1、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114-119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90-592
賞析

這是李白久病初愈後為友人送行所作的一首詩,運用誇張的手法,非常富有想象力,意象變幻莫測,情感奔瀉直下,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詩一開始,便泄露出詩人的滿懷悒鬱。在明淨秋日的早晨,詩人“強扶愁疾”,策馬而行猶似力不能勝。久病初起固是一個原因,但悒鬱之愁懷,更是重要因素。愁懷的原因,詩的字裏行間已透出信息:故人將歸長安,勾起了他對昔日在長安始受禮遇後被排擠的回憶。“角巾微服”一句,含有甚深的今昔之慨。昔日在長安受到皇帝隆重的禮遇,此時卻是愁疾之身,在今昔殊異的感慨中有著悒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