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譯文
山路上蕭蕭秋雨下個不停,淅瀝溪風吹著溪邊的蒲葦。
問剛來到寒沙安家的鴻雁,來時經過我的老家杜陵嗎?
注釋
秋浦:即今安徽貴池,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
蕭蕭:形容雨聲。窮秋:深秋。
淅淅:形容風聲。蒲:即菖蒲,葉狹長,可以編蒲包、蒲席、扇子等。
為問:請問,試問。寒沙:深秋時帶有寒意的沙灘。
杜陵:西漢宣帝的陵墓,位於長安城東南的杜原上,因建於杜縣而得名。杜牧家就在杜陵樊川。
這首七絕以韻取勝,妙在如淡墨一點,而四圍皆到。詩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風景的描寫中,並不明白說出,卻能給人以深至的回味。
一、二兩句描寫水陸風光,再現詩人風塵仆仆的身影和暗淡淒迷的心態。山路蜿蜒,落木蕭蕭,秋雨紛紛;溪水伸展,秋風浙浙,波搖草動:山程水驛,風雨淒迷,字裏行間流露出人行秋風的寒涼心態和冷寂情緒。“蕭蕭”描落葉紛飛之狀,暗含秋風無情、寒意蕭疏,枯黃了行人的口光,遮蔽了蜿蜒的山路。“淅淅”狀秋風颯颯之態,泛起波光,掀動菖蒲,暗含詩人行舟水、漂泊無依之感。
唐武宗會昌四年(884)杜牧由黃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與“窮秋”句合,此詩似即為這次行役而發。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比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此時又改調池州,轉徙於僻左小邑間,這對於渴望刷新朝政、幹一番事業的詩人來說,自然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