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花山寺壁

寺裏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標簽: 哲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花山寺是因鮮花繁多、美麗而得名,來到這裏才發現,不見鮮花,隻見雜草叢生。
鮮花栽種的培養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奮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雜草卻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長的。

注釋
花山寺:地址不詳。《鎮江府誌》載有沈括詩《遊花山寺》一首,據此,花山寺可能在鎮江。
繁英:繁花。
草縱橫:野草叢生。
剪伐:指斬去枯枝敗葉。剪,斬斷。
勤力:勤奮努力。
凋零:凋落衰敗。

賞析

從標題看,這首詩是記遊之作。記遊詩可以寫景狀物,也可以因景生發,別有寄托,內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說唐人的記遊詩多強調圖形繪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記遊詩多注重借景生發,述誌明理。那麽,這首詩則正是符合後一特點的。

“寺裏”一聯,兩句各寫一種景觀。前一句虛出,後一句實錄,構成形象鮮明的對比。但二者所寫的對象又是同一的,這樣就把花山寺“名”與“實”相離的現狀突出了。

創作背景

公元1044年(慶曆四年)詩人被貶蘇州之後,賦閑在家,一日外出遊玩,來到花山寺,隻見野草叢生,不見百花開放,覺得“花山寺”名不符實,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趙生群 王曉英等.兒童學古詩101首:南京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