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

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鳳髻散亂,枯黃的秋草到處生長。天上的月亮給人濕潤的感覺,好像哭過一般,冰冷沒有聲息。當年每逢七夕之夜,我們都在月下互訴著山盟海誓。而今,隻剩我一個人伴著寒月哭泣。
原來相信仙人可以傳遞亡妻的信物,但後悔的是她的遺物都與她一同埋葬了。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悵痛了,憑吊美好的曾經。

注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鳳髻(jì)拋殘:謂鳳髻散亂。比喻為愛妻逝去,掩埋了。鳳髻:古代女子的一種發型。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的妻子盧氏亡於康熙年間,納蘭因此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為了表達對亡妻的懷念與哀思,故作下此詞。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田萍注解.納蘭詞全集鑒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4:第129頁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之作。詞中借唐明皇與楊貴妃之典故,將其對亡妻綿綿無盡的懷念與深邃哀思流暢地表達出來了。

首句“鳳髻拋殘秋草生”言妻子逝世。“鳳髻”指古代女子的一種發型。唐宇文氏《妝台記》載:“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鳳髻拋殘”,是說愛妻已淒然逝去,掩埋入土,她的墳頭,秋草已生,不甚蕭瑟。“高梧濕月冷無聲”句描繪了一幅無限淒涼的月景。妻子去後,作者神思煢煢,而梧桐依舊,寒月皎皎,濕潤欲淚,四處陰冷,一片闃寂。臨此寞寞落落之景,作者不禁想起七夕時的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