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涼如水波欲流,斜陽已照著花枝,將婆娑紅影映上我的簾鉤。
窺視人的小鳥聲聲啼鳴,驚起飄忽的夢,它去得悠悠。隻看見水那邊青山重重疊疊,引惹起心頭深隱難言的清愁。

注釋
午枕:即午睡:
簟(diàn):竹席 。
紅影:紅色的花影。
悠揚:飄忽不定。
供(gōng):引起。 宛轉:纏綿,難以名狀。

參考資料:
1、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58
2、劉逸生.王安石詩選:香港三聯出版社,1983:206-207
3、高克勤.王安石詩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6-187
4、劉永生.宋詩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0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當時王安石變法失敗後,辭職退居江寧(今南京),一日午睡醒來間春光動人便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58
2、高克勤.王安石詩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6-187
賞析

這首詩將午睡醒來、由恍惚到清醒的瞬間感受和心理的複雜變化描寫得淋漓盡致。詩的首句寫春日午睡時將睡未睡的感覺,“花前”點出是春天季節,又照應下句的“紅影”;“簟欲流”既指臥席波浪形的花紋,又指竹席光滑清涼如水,睡意朦朧間,仿佛感到竹席變成了緩緩流動的波浪,十分愜意。

次句寫睡醒之感,這一覺睡得舒適漫長,醒來時隻見花影投射到簾鉤之上,正午花影最短,不會遮住簾鉤,故而可看出此時日光已經西移,“催”字表達出驚訝時光過得飛快的心理感覺,又從側麵形容夢之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