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背殘陽上小樓,誰家玉笛韻偏幽。一行白雁遙天暮,幾點黃花滿地秋。
驚節序,歎沉浮,穠華如夢水東流。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遊。
“獨背斜陽上小樓”,一開場先擺動作,畫麵裏,納蘭性德(納蘭容若)獨上小樓,背後是紅紅的斜陽,很有氣氛,接下來是用音樂進一步烘托氣氛:“誰家玉笛韻偏幽”,不知道哪裏傳來的背景音樂,是笛子曲,韻律幽幽。
八卦一下:納蘭性德(納蘭容若)獨上小樓,聽到“誰家玉笛”,也就是說,他並沒有看見那個吹笛子的人,那麽,他是怎麽單靠耳朵聽出來人家吹的是玉笛而不是竹笛或金笛呢?
答案是這種耳音別說納蘭性德(納蘭容若),就連笛子專家家也很難做到,像“玉笛”這種詞語,僅僅是源遠流長的一種詩人語言——比如,同樣聽到不知從哪裏傳來的笛子聲,如果你想表達君子情懷,那就說“玉笛”;如果你想表達鄉野之情,那就說“竹笛”;如果你想表達豪客滄桑,那就說是”鐵笛”;如果你寫武夫小說,那就寫成“金笛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