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
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
鄰裏煩追送,杯盤瀉濁清。
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等不到煮飯就得向官府報到,豈敢違背王事規定的期程?
連夜乘船從江夏出發,一覺醒來已經到達漢陽城。
麻煩鄉裏鄰居趕來送行,杯盤裏瀉的酒有濁有清。
我隻該在蠻瘴之鄉老死,難得再有機會報答故人的深情。

注釋
鄂渚:相傳在今湖北武昌黃鶴山上遊三百步長江中。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稱鄂州為鄂渚。漢陽:今屬湖北武漢。親舊:猶親故。短句:古代的七言詩歌,人們習慣稱長句,五言則為短句。
接淅:捧著已經淘濕的米,來不及將生米煮熟。淅,淘過的米。
敢:豈敢。王事:王命差遣的公事。程:期限。
“宵征”句:是說連夜從武昌出發。宵征,夜行。
追送:偏義複詞,實指“送”,殷勤地送別。

賞析

此詩首聯“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描寫出一片緊張、急迫的氣氛:貶謫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連做飯的工夫也沒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擱。這裏作者用“接淅”的典故恰當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其悲憤心情透出紙背。次聯承接上聯之意,通過時間、地點的轉換,具體地描寫出舟行之急。這一聯詩意急切,如同《詩經·召南·小星》所狀寫的“肅肅宵征,夙夜在公”。

兩個對偶句語氣又極流暢,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實。“王事”緊迫,江流湍急,船行飛快,詩中將那情景和氣氛描寫得十分生動。頸聯寫鄰裏、朋舊趕來送行的情景。“鄰裏煩追送,杯盤瀉濁清”,敘事中透出無限的情意。“追送”和“濁清”都是偏義詞:“追送”就是“送”,“煩”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濁清”實指“清”。

創作背景

此詩是黃庭堅晚年從鄂州貶往宜州時所作。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黃庭堅在沙市寓居,直到冬天過去。崇寧元年(1102年)九月,移至鄂州寓居。後又被貶去瘴癘之地的宜州。崇寧二年(1103年)十二月十九日晚,時值嚴冬,詩人乘船赴貶所,寫下了這首律詩。

參考資料:
1、李敬一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5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