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為鏌鋣。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持問南方人,黨護複矜誇。
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來潮陽,始憚飧籠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水邊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楊柳吐絮,滿天飛花。
河豚魚在這時候上市,價格昂貴,超過了所有的魚蝦。
河豚的樣子已足以讓人覺得奇怪,毒性也沒什麽食物能比上它。
鼓動的大腹好像一頭大豬,突出雙眼,又如同吳地鼓腹的青蛙。
燒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馬上喪命,就像遭到利劍的宰殺。


像這樣給人生命帶來傷害的食物,人們又為什麽要去吃它?
我把這問題請教南方人,他們卻對河豚讚不絕口,誇了又誇。
都說這魚實在是味道鮮美,閉口不談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沒辦法駁倒他們,反複思想,空自嗟訝。
韓愈來到潮陽,開始時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沒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蝦蟆。
蛇和蝦蟆形狀雖然古怪,令人厭惡,但對人的性命沒什麽妨害,不用擔驚受怕。

創作背景

1038年(景祐五年),梅堯臣將在建德縣(今屬浙江)卸任,範仲淹時知饒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陽),約他同遊廬山。在範仲淹席上,有人繪聲繪色地講起河豚這種美味,引起梅堯臣極大興趣,寫下此詩記下當時情景。

參考資料:
1、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76-77
2、繆鉞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76-78
賞析

詩雖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堯臣大多數作品經過苦吟雕琢,但詩風仍以閑遠洗練為特色,尤多波折。全詩分五層寫,中間多轉折。首四句直寫河豚魚,即一般詠物詩的著題。詩說當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兩岸柳樹飄飛著柳絮時,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貴。這四句詩,一向被人稱道。一是由於起二句寫景很得神似,而又以物候暗示河豚上市的時間;二是接二句明寫,而以魚蝦為襯,說出河豚的價值。這樣開篇,四平八穩,麵麵俱到。

歐陽修分析說:“河豚常出於春末,群遊而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雲最美。故知詩者謂隻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陳衍《宋詩精華錄》也說這四句極佳。不過,也有人指出,河豚上市在早春,二月以後就賤了,“至柳絮時,魚已過矣”(宋孔毅父《雜記》)。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對此又反駁說,待柳絮飛時江西人才吃河豚,梅詩並不錯。略去事實不談,可見這首詩在當時及後世影響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