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詠懷

[宋代] 邵雍 [简体]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知不覺一走就離家二三裏遠了,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路邊亭台樓閣有六七座,還有八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注釋
去:指距離。
煙村:被煙霧籠罩的村莊。
亭台:泛指供人們遊賞、休息的建築物。

參考資料:
1、劉陽生.《新千家詩》:中西書局,2010.10:第174頁
2、艾尼.《新手媽媽育兒圖典》: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10:第93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是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遊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黃遵洸.《英詩咀華:漢英對照》: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01:第5頁
簡析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台、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並創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嫋嫋呈垂直狀態,“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台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裏”、“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於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台、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麵自然排列,隻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於山村的意境之中。

故事

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裏;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隻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裏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