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

[明代] 劉基 [简体]

古戍連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猶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雲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燒不盡,時見兩三花。

標簽: 戰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老的戍樓連接著遍野的山火,新攻占的城池傳來陣陣的胡笳聲。
九州大地,猶虎豹橫行;五湖四海,尚未桑麻繁茂。
遠處的天邊,衰草與孤雲相接,望去如雲中垂下;俯視江麵,空闊的江麵上看不到漁船商旅,隻有白雪覆蓋的沙灘。
野地的寒梅並未被山火燒盡,偶爾還可以看到兩三朵盛開的梅花。

注釋
古戍(shù):古老的戍樓。
連山火:連著山頭的烽火台。火,烽燧。
笳:一種管樂器,號角,古代流行於塞北及西域一帶。
迥(jiǒng):遠。

創作背景

該詩大約作於至正二十年到至正二十七年間(1360-1367),因為至正二十年(1360)以前,劉基為元臣未人朱元璋幕,不可能有詩中向上的情緒。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元明清名詩鑒賞》.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08:194
賞析

詩首聯點明作者立身於百戰之地,沿山布列的古老營壘相繼點燃了烽火,它們連成一片,燒紅了半邊天,描寫了激戰後的戰場情景;新築的城仿佛搖搖欲墜,因為陣陣雷鳴般的號角聲在震撼著大地,表明元軍雖遭失敗,但元氣未傷,仍在激烈反撲。“新城”暗示此地最近就有過拉鋸式的爭奪,城池隨壞隨築。此聯開首即點出“古戍”題目,並用對仗寫出了雄渾悲壯的氣勢。

頷聯則用想象抒寫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在九州大地上至今仍然虎豹橫行,相互吞噬;四海之內,還沒有一塊土地恢複農事。“虎豹”指割據的群雄。“未桑麻”指人民不能從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