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晉師勝淝上

[宋代] 李綱 [简体]

長江千裏。限南北、雪浪雲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莊,索虜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牧,倏忽長驅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
奇偉。淝水上,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何曾專美。

標簽: 長江
注釋

⑴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壽縣境內。
⑵限:界。這句說,千裏長江,雪浪翻滾,風起雲湧,一望無際,但南北界限分明。
⑶逾:越。
⑷人謀:指大臣的謀略。
⑸索虜:南北朝時,南朝罵北朝人為索虜。吞噬:吞食。這幾句說,長江的天險難以越過,而大臣的謀略又能製止強敵,北方的秦王苻堅難道能夠倂吞東晉嗎?
⑹阿堅:即秦王苻堅。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
⑺倏忽:極快的意思。


⑻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采取了積極抗敵的戰略措施。
⑼頤:麵頰。頤指:形容指揮進退皆如人意。
⑽八千戈甲:指晉軍前鋒都督謝玄等將領帶精兵八千,爭渡淝水,擊殺秦兵。
⑾蛇豕:大豬和長蛇,比喻貪暴殘害者,《左傳·定公·四年》:“吳為封(大)豕長蛇,以薦食上國。“注:”言吳貪害如蛇豕。“
⑿弭:弓末梢,用骨頭做的,用來助駕車者解開轡結。鞭弭:指駕車前進。周旋:輾轉相從,這裏是交戰的意思。

鑒賞

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北方的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氣焰囂張,妄圖消滅東晉,統一南北。東晉隻有八萬軍隊,不到苻堅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戰,晉師大敗苻堅,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保住了晉國的安全,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這對南宋有重大的曆史借鑒意義。

上片首先在讀者麵前展開了一幅長江形勢圖,眼前隻看到長江雪浪,滾滾滔滔,千裏奔騰,一瀉而下,阻隔南北。據傳三國時魏國的曹丕在觀望長江時,曾感歎地說:“此天之所以限南北也。”他兩次伐吳,都未成功,長江阻隔,是其重要原因。如此天險,北方的金兵是難以逾越的。高宗如果稍有恢複中原之誌,就應利用天險,加強設防,固守長江,以遏強虜。當然,天險難逾,並不等於絕對不可逾。

創作背景

北宋被金兵滅亡後,高宗趙構南渡,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新政權。他滿足於偏安江左,不敢收複中原。不少愛國詩人詞人都通過自己的作品,以多種手法表現了驅除金虜,還都汴京的愛國熱情。李綱感於時政,曾寫了七首詠史詞。這首《喜遷鶯·晉師勝淝上》就是七首詠史詞之一。

參考資料:
1、夏承燾.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