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简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隻少我一人。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市),在函穀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麵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獨在異鄉為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在當時封建社會裏,交通閉塞,人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間的往來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風土人情、生活習慣、語言等方麵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詩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到異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單。

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寫下。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麵,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9-300
2、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21-222
3、於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