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標簽: 柳樹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曾經隨著東風輕拂歌席舞筵,那時正是繁花似錦的春日,人們在樂遊苑中遊玩。
又為何肯捱到秋天來啊,現在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注釋
東風:指春風。
舞筵:歌舞的筵席。
樂遊:樂遊原的省稱,也叫樂遊苑,在唐代長安東南,今陝西西安市郊。
斷腸天:指繁花似錦的春日。
斷腸:銷魂。
肯到:會到。
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
斜陽:傍晚西斜的太陽。

參考資料:
1、陳永正.李商隱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50-151
賞析

對比手法 1.詩寫的是寫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後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你看,在士女如雲的樂遊苑上,在繁華似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飄然起舞的舞女在熱鬧的舞筵上結合了起來,分不清誰是舞女,何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優美!而眼前的秋柳,卻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景象。

“清秋”“斜陽”“秋蟬”點染了環境的淒涼,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詩人正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表達了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歎之情。全詩句句寫柳,卻不著一個“柳”字。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詩人年輕時充滿幻想和信心,懷有遠大抱負,正如洋溢著勃勃生機的春柳。

創作背景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於公元851年(大中五年)。李商隱在被柳仲郢辟為節度書記後的幾年離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詠柳詩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發感慨。此詩即為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陳永正.李商隱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