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譯文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後參加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裏專心致誌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回廊裏沙沙有聲。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閑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這是一首送別詞。首句“白苧新袍入嫩涼”中的“嫩”字很有意蘊,詞人將天氣的涼爽感受著一“嫩”字來表現,可謂出語驚人。這種“陌生化”的表達,將秋天天氣微涼、清爽和清新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次句“春蠶食雖響回廊”就是在首句所點明的環境基礎上寫範廓之(也可以說是考生們)穿著白色苧麻做的新衣服在微涼的天氣裏端坐在考場中,奮筆疾書而發出了如春蠶嚼桑葉般的沙沙聲的情景。
這樣寫,突出了“秋試”之“秋”的季節特點,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參加應試的舉子們奮筆疾書、緊張忙碌的情狀通過“春蠶食葉”的比喻表現出來。
此詞當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範廓之(範開)是辛棄疾的學生,他準備去參加科舉考試,辛棄疾為表達對他的送別之情和祝願之意而寫下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