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清漳明府侄聿

[唐代] 李白 [简体]

我李百萬葉,柯條布中州。
天開青雲器,日為蒼生憂。
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
雷聲動四境,惠與清漳流。
弦歌詠唐堯,脫落隱簪組。
心和得天真,風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戶。
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
舉邑樹桃李,垂陰亦流芬。
河堤繞綠水,桑柘連青雲。
趙女不冶容,提籠晝成群。
繰絲鳴機杼,百裏聲相聞。
訟息鳥下階,高臥披道帙。
蒲鞭掛簷枝,示恥無撲抶。
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
長嘯一無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壺中見底清。
清光洞毫發,皎潔照群情。
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過客覽行謠,因之頌德聲。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們李家如同一棵大李樹,枝葉百萬遍布中州。
老侄為天生的青雲之器,天天為百姓操心。
治理小縣如同“割雞”,將來還會大刀宰牛,將有大用。
你的官聲如雷貫月驚動四鄰,你的惠政將與清漳同流。
縣境內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老侄無為而治,官帽也不戴,形同吏隱。
百姓為德政所化心平氣和,有天真的赤子之心,風俗像太古一樣純樸。
牛羊散於阡陌之中,百姓們家家夜不閉戶。


問為什麽能這樣,他們回答說,是縣令賢明。
縣中種植桃李樹,到處散發出桃李花的芬芳。
河中流的是清清的河水,兩岸桑柘茂密如雲。
趙地的女子不愛梳洗打份,成群地在田野裏提籠采桑。
家家都在忙著繰絲和紡織,百裏之間,機杼之聲相聞。
由於無人告狀,縣衙前門可羅雀,縣令高臥無事,在閑讀道書。
簷前掛著蒲鞭,對有過失的百姓隻是象征性的懲罰。
政閑時明月當頭,琴聲清越;庭中寂然,清風入室。

創作背景

李白於天寶十一載(752)春,曾北遊廣平、邯鄲、清漳等地。與清漳縣令侄輩李聿相會,別時寫了這首贈詩。

參考資料:
1、宋緒連 初旭.三李詩鑒賞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20-322
賞析

這首詩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韻,為一層詩意,共五層詩意。聲韻隨情而變。平仄互換。詩中描繪清漳政通民和,風俗淳古,禮樂之鄉,歌頌賢吏李聿。全唐詩有李聿小傳,曾作清漳令,後為尚書郎。從全詩中反映了李白的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並形象地描繪出理想的社會藍圖。充滿著自信和豪情。

詩從開端到“惠與清漳流”為第一段,緊扣詩題,概略介紹李聿的才識、氣質、治邑的惠政,預示其是前途遠大,無可限量的青雲人物。開端兩句概述李氏家族,傳宗百萬代(誇張說法),宗幹支脈,遍布中州大地。這種介紹法,因始祖為道聖李耳,當今又是李氏天下,頗引以為自豪和榮耀。用以襯托下麵對李聿的介紹。李聿是天賦與的才識和美德,作為縣令,日日為蒼生憂患。這四句以樹木的繁盛比喻李氏繁衍百代,而遍布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