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司勳

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複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勳。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高樓上風雨如晦感動於杜司勳的詩文,他羽翼短小無力奮飛趕不上同群的人。
傾注心血刻意寫詩感傷時事又傷離別,人世間值得推崇和讚譽的隻有杜司勳!

注釋
杜司勳:即杜牧,晚唐時期詩人、散文家,曾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入朝為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見《樊川集》中《上周相公啟》及《宋州寧陵縣記》),故稱杜司勳。
風雨:語出《詩經·國風·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抒寫風雨懷人之情。此借意以懷杜牧,並以風雨迷茫之景象征時局之昏暗。斯文:此文,指他當時正在吟誦的杜牧詩作,即第三句所謂“刻意傷春複傷別”之作。

賞析

首句“高樓風雨感斯文”,寫自己對杜牧詩歌獨特的感受。這是一個風雨淒淒的春日。詩人登上高樓,憑欄四顧,隻見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霧中。這風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觸動胸中鬱積的傷世憂時之感。

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詩人對杜牧的詩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為後者就是“高樓風雨”的時代環境的產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確指,也不必確指,應是感傷時世、憂愁風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轉說自己,也暗含杜牧。這是一首送別詩。李商隱用“差池”暗寓“傷別”之情。這句是說,自己正如風雨中艱難行進的弱燕,翅短力微,趕不上同群。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大約在大中三年(849年)前後,這兩位詩人久別之後,終於重又聚合。因為彼此之間的私下情誼,他們在這段日子裏有過頻繁的相處交遊,有過密切的來往酬唱。《杜司勳》和《贈司勳杜十三員外》都作於此時。

參考資料:
1、陳永正.李商隱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