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花·年時今夜見師師

[宋代] 秦觀 [简体]

年時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疏簾半卷微燈外,露華上、煙嫋涼颸。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
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想應妙舞清歌罷,又還對、秋色嗟谘。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年的今夜,我與師師姑娘初次相遇。屋內琉簾半卷,燭光朦朧;屋外,露花籠霧,涼風續續。她美麗的雙頰,泛著微醉後的紅潤。拋開髻簪,披拂著秀發,緊偎在我的懷中,她揮淚唱起了新譜的歌曲。
誰知一別多年,久久不能實現當年約定的佳期,隻有不盡的愁緒,隱隱約約地縈繞在心裏。料想此刻此際,她一定唱罷了清越的歌,跳完了美妙的舞,又在對著寂寥的秋色嗟歎不已。畫樓依舊,明月依舊,靜靜的秋夜依舊。

隻有清寒的月光照著兩處相思,一種愁緒。

注釋
一叢花:詞牌名。雙調七十八字,前後闋各七句,四平韻。
年時:宋時方言,猶“當年”或“那時”。
酒紅滋:酒後臉上泛起紅暈。
露華:秋夜露珠。涼颸(sī):涼風。
偎(wēi):挨貼。
參(cēn)差(cī):本指長短、高低不齊,這裏指錯過。
縈(yíng)絲:如絲縈繞,形容糾纏難解。
嗟(jiē)谘:慨歎,歎息。
畫樓:雕飾華麗的樓房。

賞析

此詞所寫,是他在清秋月夜,在深情地懷念一位名叫“師師”的妓女。詞之上闋,回憶當年與師師相見的情景。這是一個秋天的晚上,歌樓上燈紅酒綠,湘簾半卷,華燈初上。師師她酒酣耳熱,雙頰顯出陣陣紅暈。漸漸到了深夜,白露初降,涼風吹拂著疏簾。嬌羞怯怯的師師帶著幾分醉意,緊緊依偎著“詞人”。她彈去淚珠,唱了一曲新詞。此句點明了師師作為歌女的身份,同時表明詞的內容十分哀怨,所以她在演唱時動了感情,流下了眼淚。

詞之下闋寫別後相思。他們臨別時本來約定再次相見。詞人在《水龍吟》詞中曾說:“玉佩丁東別後,悵佳期、參差難又。”此處“佳期誰料久參差”,說的是同樣意思。卻不想一別多時,重逢難再,一懷愁緒,暗暗地縈繞心頭。此時詞人設想:師師她大概剛剛歌舞結束,正對著一庭秋色長籲短歎。“妙舞清歌”,再次點明師師的身份。一邊是愁緒縈懷,一邊是對月嗟谘,恰好寫出兩處相思。於是迸出結句:“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創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秦觀被召至京師,開始了他長達四年的京都仕宦生活。在京都時,秦觀常作狎邪遊,與青樓女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被權貴者詆為“不檢”,“薄於行”,就是指他常與妓女們往來。這首《一叢花》詞就是秦觀贈給汴京一位名叫師師的歌妓的。

參考資料:
1、徐培均 羅立綱.秦觀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 :57-61
2、王醒 解評.秦觀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