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日壓重簷,鬥帳春寒起來忺。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
閑把繡絲撏,認得金針又倒拈。陌上遊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楊花不卷簾。
譯文
東日初升,飛簷鬥翹,早晨起來,還覺春寒,很不愜意,也懶得梳洗、畫眉。
閑來無事,把繡絲尋找,做做女紅,可是金針倒拈,心不在焉。遠遊的愛人到底回不回來呢?思念愛人幾乎都病了。時已暮春,楊花滿院,也不願卷簾去看。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因用此詞調者多詠江南風物,故名。此調為雙調,上下片各五句,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餘句句押韻,均用平聲韻。
曉日:早晨的太陽。
鬥帳,形如覆鬥的帳子。
忺(xiān):適意。
春山:指女人眉毛。
撏(xián):取。
拈:用兩三個手指頭夾。
陌上:田問小路上。
懨懨(yān yān):精神不振的樣子。
升起的紅日,壓著一層層的屋簷。陣陣料峭的春寒而至,這是一個困人的天氣。她感到渾身慵懶無力,起床的時候,還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她簡單地梳洗完畢,走到了妝台前。對著鏡子,她隻是草草地畫了一下眉毛。
陳廷焯曾言:“所謂沉鬱者,意在筆先,神餘言外。”起句“曉日壓重簷”中的一個“壓”字,就首先給讀者營造了一種沉鬱的氛圍。“天氣困人梳洗懶”,作者把無精打采的神情和不滿的情緒,全都責怪在周身的環境和天氣了。李清照曾寫:“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宋朝四川的歌妓僧兒也寫過:“愁煩,梳洗懶,尋思陪宴,把月湖邊”。
宋徽宗大觀年間,女詞人孫道絢的丈夫外出未歸,孫道絢獨自一人在家。春日早起,孫道絢因內心孤寂思念丈夫而作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