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鍾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鍾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譯文
今年的春天來得早,天氣還很寒冷,美麗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蓋著。不光春天來得遲,它托東風帶來的消息也被人們疏忽了,隻在柳樹、花朵上顯露出了些許春意。不過初春時節縱然夜寒且長,但畢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蓋著有些熱了,就連那報時的鍾鼓聲也清脆圓潤起來。
早上起來太陽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遠處的樓閣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之中。
春天已到,人們開始計劃著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經爭相開放了。我因為生病沒有心情出去遊玩,隻想懶散的躺著,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此詞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寫詞人初春病愈後既喜悅又疏慵的心緒。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二句,寫春寒猶重,而用臘侵、雪破表述,起筆便呈新奇。“東風”二句進一步刻畫“今年春淺”的特色——不光春來得遲,而且即使“有信”也“無人見”,春天隻“柳際花邊”露了此“微意”。
此詞寫於熙寧九年(1076年)的春天。此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