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參 [简体]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幹。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隻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注釋
入京使:進京的使者。
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龍鍾: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鍾。”這裏是沾濕的意思。
憑:托,煩,請。傳語:捎口信。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617頁 .
2、《岑參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
3、中學教材全解人教版出版社七年級語文下冊
賞析

這是一首傳誦很廣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寫得自然、本 色。岑參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過這樣的說明: “萬裏奉王事,一身 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因 此從道理上講,他是自願的,情緒的基調當是昂揚樂觀的。隻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

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 在通訊、交通都極不方便的唐代,對一個久居內地的讀書人來說,要離家數 千裏,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豈有不想家的道理?

創作背景

本詩於天寶八載(公元749年)詩人去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上任途中所作。這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88
2、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75-76
鑒賞

這是一首邊塞詩,盛唐時代,是邊塞詩空前繁榮的時代,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他們的創作為百花齊放的盛唐詩壇,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詩約寫於天寶八載(749),這年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他辭別了居住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書記,西出陽關,奔赴安西。岑參的從軍,思想上有兩根精神支柱:一個支柱是建功邊陲的理想在鼓舞著他,他曾自言:"功名隻應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另一個支柱是,他認為從軍出塞。是為了報效祖國,赴國家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