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譯文
海風吹著我的痩骨,我衣裳單薄,有些寒冷。四月初,我離開京都,到了山海關。望見到處都是關塞的牆垣,飛沙北走;山勢向渤海延伸,層巒向東方展開。人跡何在?隻見柳樹的柔條搖擺不定,草很短,難以形成一片綠色。乍見一樹桃花。獨自向我微笑。它旁邊有短短的頹垣,一灣一灣的曲水。
三月末的山海關,不知有多少東風,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使我的良好念頭一掃而光。
我遠來此地不是指了尋春,也未嚐可惜(辜負)春盡,隻是深深地念記著這樹桃花,玉容寂寞,在沒有人煙的地方,還能經受住幾番風吹雨打?還能堅持多久?我也想折一枝桃花,通過西來的驛使,寄給我家鄉的親友,看看關外的春花。
①塞垣:指塞外,古代稱長城以北為塞外。垣:牆。
②溟渤:指渤海。侵:近。
③疊障:此處指長城。 疊:重疊。障:指在邊塞險要處作防禦用的城堡。還:環。
④刪:削除。
⑤春闌:春殘。
⑥玉容:指桃花。
⑦欲附:打算托附。
詞的上片,著重寫作者出關後初見桃花的欣喜心情。詞的開頭兩句寫塞外春寒料峭。“四月”點明時值暮春,“出榆關”點題,“瘦骨”和“單衣”從兩個不同側麵襯托出塞外特有的春寒。“看地盡”二句承“海風吹瘦骨”,寫塞外風狂飆猛、飛沙走石的氣候特點。“山侵”二句承“單衣冷、四月出榆關”,寫群山延伸至渤海、萬裏長城連綿起伏的地勢特征。開頭六句,於荒寒中又寓有它特具的遼闊與壯美,格調渾厚。“人何在”七句寫塞外春色。
“人何在”一句反詰,寫明這裏人煙稀少,也表明詩人此時心境的孤寂。“柳柔搖不定”,寫明在內地已是芳菲落盡、大地春歸的時市,這裏卻是楊柳尚未吐葉絲,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柳色向來是春天的標誌,詩人們總是首先在青青柳色中發現春意,發現春天的腳步、聲音和身影。
嘉慶五年(1800年),張惠言奉命詣盛京(沈陽)篆列聖加尊號玉寶。此詞作於山海關外,時當四月,京師群芳盡落,而關外桃花尚開。詞即以此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