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蓮

[元代] 劉因 [简体]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標簽: 詠物,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盛開在夏季的蓮花到了秋天經受不住風霜的侵襲而漸漸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賞的興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讓人忍受的是秋蓮的花葉已經敗落了。
本來還以為蓮蓬成長起來可以保持秋蓮的晚節,哪裏知道白露之時秋風已經刮起。
大自然的變化和人世的變化一樣,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曆曆分明,還是不要讓小船上的酒杯空著,珍惜眼前的好時光吧。

注釋
秋蓮:宋代理學創始人周敦頤有一篇著名的散文《愛蓮說》,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寄托高潔的誌趣。這首詠物詩,以秋蓮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摯沉痛,理趣雋永,從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學對劉因的深刻影響。
亭亭:聳立的樣子。
不自容:形容荷莖細弱不能自持。
的的:深遠的樣子。此處形容香氣飄得很遠。
欲誰通:想同誰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賞析

孟浩然詩有“看取蓮稅淨,應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頤謂。蓮,花之君於者也”,極讚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來,蓮花便是人們心圓中高潔品性的象征,詩家墨客每每稱歎頌美,寄情寫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劉因這首《秋蓮》卻獨脫舊製,不是正麵歌頌蓮花之潔美形質,而是以深沉抑鬱的筆調傷惋秋後蓮花之凋萎衰殘。詩旨所在,是對美好事物橫遭厄運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悶心緒的寫照,別具一番情味,別呈一種意趣。

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詩人生於蒙古軍滅金之後的1249年,其時南宋政權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宋亡後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讚善大夫之職,雖然不久借口母病辭歸.但始終悔恨自己的失節。這首詩就是借詠秋蓮來寫自己無可奈何的處曉和難全晚節的悔恨。

參考資料:
1、王坤.《中華古詩文精品導讀》.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