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譯文
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在流淌。周王來到洛水濱,福祿多如茅茨樣。蔽膝閃著赤色光,六軍統帥檢閱忙。
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在流淌。周王來到洛水濱,劍鞘飾玉真堂皇。周王將享萬年福,保他家室永興旺。
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在流淌。周王來到洛水濱,福祿全聚他身上。周王將享萬年福,保其國家用安康。
注釋
洛:洛水。古有二洛水,一發源於陝西西北,流入渭水;一發源於陝西南部,經洛陽而流入黃河。朱熹認為此詩所指為經洛陽而流入黃河的洛水。
泱(yāng)泱:水勢盛大的樣子。
君子:指周王。止:語助詞。
茨(cí):茅草屋蓋,有多層。如茨,形容其多。
韎(mèi):用茜草染成赤黃色的革製品。韐(gé):蔽膝。此為天子有兵事時所穿。奭(shì):赤色貌。有奭,形容韎韐之色鮮紅。
作:起也。
此詩共三章。首章起筆雍容大方,“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兩句點明天子會諸侯講武的地點,乃在周的東都——洛陽(今屬河南)。且以洛水之既深且廣,暗喻天子睿智聖明,亦如洛水之長流,深廣有度。接著以“君子至止,福祿如茨”兩句,表明天子之蒞臨洛水,會合諸侯,講習武事,乃天子勤於大政的表現。昔人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天子能親臨戎政,禦軍服以起六師,故能“福祿如茨”,使天下皆受其賜。
此章後兩句“韎韐有奭,以作六師”,補足前意,“韎韐”為皮革製成的軍事之服,意如今之皮蔽膝。“以作六師”,猶言發動六軍講習武事。明示天子此會的目的,在於習武練兵。故天子親禦戎服,以示其隆重。
此詩當作於周宣王統治時期。周宣王到洛水之濱會同諸侯檢閱六軍,諸侯讚美周宣王福德無疆而作此詩。但《毛詩序》以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諸侯,賞善罰惡也。”可見平時必以講武為務,在其會諸侯於東都講武之際,詩人以詩讚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