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喬木生雲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裏。旋小築、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歎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高大的樹木上翻滾吞吐著雲氣,我們為了瞻仰大宋中興英雄韓世中的業績,追思前朝的舊事,而共同來到這裏。當年的東風是多麽的吝惜,甚至不肯讓將軍的戰艦借一點兒力,給戰船乘風破敵的便利。致使抗金,恢複神州河山大業功虧一簀,致使將軍收複中原的大誌,如同夢境般虛幻迷離。韓將軍隻好含恨返回故裏,在吳宮舊址築起一座休閑的小築。

如果他能化成仙鶴落在這個華表上,一定會深深歎息從前繁茂的花竹,如今卻如此蕭條冷寂。枝頭花梢上灑落清露點點,仿佛是淌下無數清冷的淚滴。
吳太守領著遊春的隊伍沿著長滿清苔的小徑石梯,去尋找將軍舊日的別墅遺跡,看一看那裏的梅花開了沒有?在梅花邊我們重唱新度的詞曲,要用歌聲把沉睡的梅蕊喚直起,再把美麗的春光帶回大地。我此時的心情,與春風和使君相同無異。如今的情景不如往昔,以後的歲月恐怕連今天也比不上了。

鑒賞

《金縷歌》是夢窗詞中具有愛國思想的詞作之一。詞中通過滄浪著梅歌頌抗金名將韓世忠的"英雄陳跡",對"後不如今今非昔" 的現實表示嚴重不滿。

據夏承燾《吳夢窗係年》,這首詞約寫於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正月,作者四十歲。當時,"吳潛由慶元府改知平江(今蘇州)",二人過從甚密。作者借著梅之機,即景生情,毫不隱晦地抒發了積鬱於胸的悲慨。

以"喬木生雲氣"這一開闊巨大的形象開篇,含有"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的意味。"喬木"者,大樹也。是詞人入園以前之所見,又暗喻韓世忠。《後漢書·馮異傳》:"請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不僅如此,這一句詞,還可以使人聯想到《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穀,遷於喬木。"暗示韓世忠從齷齪的官場中受到排斥打擊,被迫遷居滄浪事。這一句興'中有比,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

賞析

滄浪亭是蘇州名勝,曾為韓世忠的別墅。此篇主題由此而發,借滄浪亭看梅懷念撫金名將韓世忠並因而感及時事。可見,此詞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作品之一,而這種作品在夢窗詞中實不多見。

上闋前一半追憶韓世忠大敗金兀術的英雄壯舉。後一半寫詞人與吳潛來遊韓世忠所置的滄浪亭別墅,恍如隔世。“喬木生雲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詞從韓世忠滄浪亭別墅寫起,“喬木生雲氣”,不僅寫故家舊宅鬱鬱蔥蔥的氣象,並暗示南渡的英雄人物離開此地已經很久,樹木早已長得雲氣蒼然了。“戰艦東風慳借便”,是借用周瑜曾乘東風之便,大破曹操軍於赤壁的典故。這裏作反用,意思是天不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