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譯文
早就聽說黃龍城有戰爭,連續多年不見雙方撤兵。
可憐閨中寂寞獨自看月,她們思念之心長在漢營。
今晚上少婦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時高舉戰旗擂鼓進軍,但願一鼓作氣取龍城。
注釋
聞道:聽說。黃龍戍:即黃龍,在今遼寧開原縣西北,此指邊地。解兵:放下兵器。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龍城:在今蒙古境內,這裏借指敵方要地。
自漢魏以來,詩人常以“雜詩”為題寫詩,類似“無題”詩,內容多是慨歎人生或離別相思的。沈佺期寫有《雜詩三首》,都寫閨中怨情,流露出明顯的反戰情緒。這裏選的是第三首, 首聯“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語言平易似娓娓道來,給人以鮮明突出的印象。黃龍戍戰火連年,可以想見征人久戍之苦,強烈的怨戰之情溢於字裏行間,“不解”與“頻年”連用,增強語勢,引起人們的聯想與深思。
頷聯“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是借月抒懷。說今夜閨中和營中同在這一輪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對征夫思婦兩地對月相思。在征夫眼裏,這個昔日和妻子在閨中共同賞玩的明月,不斷地到營裏照著他,好像懷著無限深情;而在閨中思婦眼裏,似乎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為那象征著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圓月,早已離開深閨,隨著良人遠去漢家營了。這一聯明明是寫情,卻偏要處處說月;字字是寫月,卻又筆筆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