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代] 高適 [简体]

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閑。
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
親友若雲霄,可望不可攀。
於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

清晨泛中流,羽族滿汀渚。
黃鵠何處來,昂藏寡儔侶。
飛鳴無人見,飲啄豈得所。
雲漢爾固知,胡為不輕舉。

野人頭盡白,與我忽相訪。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雖老美容色,雖貧亦閑放。
釣魚三十年,中心無所向。

南登滑台上,卻望河淇間。
竹樹夾流水,孤城對遠山。
念茲川路闊,羨爾沙鷗閑。
長想別離處,猶無音信還。

東入黃河水,茫茫泛紆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帶,深淺未可測。
自昔有賢才,相逢不相識。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獨行既未愜,懷土悵無趣。
晉宋何蕭條,羌胡散馳鶩。
當時無戰略,此地即邊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雲固。
乘閑喜臨眺,感物傷遊寓。
惆悵落日前,飄颻遠帆處。
北風吹萬裏,南雁不知數。
歸意方浩然,雲沙更回互。

亂流自茲遠,倚楫時一望。
遙見楚漢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測,人心無所向。
屠釣稱侯王,龍蛇爭霸王。
緬懷多殺戮,顧此生慘愴。
聖代休甲兵,吾其得閑放。

茲川方悠邈,雲沙無前後。
古堰對河壖,長林出淇口。
獨行非吾意,東向日已久。
憂來誰得知,且酌尊中酒。

朝從北岸來,泊船南河滸。
試共野人言,深覺農夫苦。
去秋雖薄熟,今夏猶未雨。
耕耘日勤勞,租稅兼舄鹵。
園蔬空寥落,產業不足數。
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茫茫濁河注,懷古臨河濱。
禹功本豁達,漢跡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馮夷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東郡多悲辛。
天子忽驚悼,從官皆負薪。
畚築豈無謀,祈禱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我行倦風湍,輟棹將問津。
空傳歌瓠子,感慨獨愁人。
孟夏桑葉肥,穠陰夾長津。
蠶農有時節,田野無閑人。
臨水狎漁樵,望山懷隱淪。
誰能去京洛,憔悴對風塵。

朝景入平川,川長複垂柳。
遙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後。
憶昔大業時,群雄角奔走。
伊人何電邁,獨立風塵首。
傳檄舉敖倉,擁兵屯洛口。
連營一百萬,六合如可有。
方項終比肩,亂隋將假手。
力爭固難恃,驕戰曷能久。
若使學蕭曹,功名當不朽。

皤皤河濱叟,相遇似有恥。
輟榜聊問之,答言盡終始。
一生雖貧賤,九十年未死。
且喜對兒孫,彌慚遠城市。
結廬黃河曲,垂釣長河裏。
漫漫望雲沙,蕭條聽風水。
所思強飯食,永願在鄉裏。
萬事吾不知,其心隻如此。

標簽:
注釋

(1)題注:題目,揚州詩局本《全唐詩》作《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活字本作《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二首》,四庫本作《自淇涉黃河途中十二首》,均少末首。
(2)川上:指黃河。《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3)汀渚:水邊陸地和水中小島。
(4)昂藏:軒昂,高峻。
(5)野人:田野中的人,平民;詩中所寫的老年釣者,實際上是個隱士。
(6)閑放:閑散疏放。
(7)滑台:在現河南滑縣東北。

《元和郡縣誌》:河南道滑州“其城在古滑台,甚險固”。
(8)竹:《英華》、活字本、四庫本均作“行”。城:《英華》作“村”。
(9)長想:《英華》作“遙憶”。猶:《英華》作“獨”;四庫本注:“一作獨”。

創作背景

有人認為,這組詩是高適在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載)夏秋間自淇上渡黃河歸至梁宋時所作。而原西華師範大學校長佘正鬆教授則認為,高適從淇河南渡黃河的時間在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末年。高適離別縣尉劉子英,準備回梁宋隱居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84-186頁
鑒賞

第一首:此詩作為組詩首篇,有“小序”作用。大意是:詩人要從淇水上遊的隱居地南渡黃河到梁宋一帶去,雖然在黃河邊放眼遠望的時候很多,但此次一路跋涉,麵對長河落日,感慨於背井離鄉,與親友天隔一方,心裏別有一番滋味。他決心繼續漂泊天下。

第二首:作者渡黃河見汀渚滿眼小鳥中,一隻高潔軒昂的黃鵠,它的驚人之飛鳴尚不為人所認識,但它不屑於與眾鳥一起爭食,並不急於展示一飛衝天的資質和才能。托物言誌,黃鵠就是尚未發達的詩人自己。

第三首:作者接待一位老年隱士的來訪,這位隱士三十年來在淇河以垂釣謀生,生活清貧但心緒坦然。頭發全白但容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