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黃河

[清代] 宋琬 [简体]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隻須臾。
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標簽: 黃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常聽說銀河倒瀉,這事真假難辨,如今見到的黃河,瞬間就能濁浪掀天。
人世間的風波比這更加險惡,可人們反說,險途隻在這黃河中間。

注釋
倒瀉銀河:銀河裏的水傾倒下來。
須臾:一下子。
翻說:反而說。

參考資料:
1、陳器之主編.曆代詩詞曲千首精譯(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1461
創作背景

宋琬曾於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因為族人誣告他與起義軍首領於七有聯係,被滿門抄係,檻車押赴北京。三年後才出獄,又放廢了八年。在這期間,他對於人情的反複,世途的險惡,有深刻的體會。此詩即寫於宋琬釋歸之後,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黃河而慷慨悲歌。

參考資料:
1、陳器之主編.曆代詩詞曲千首精譯(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1461
2、王英誌選注.元明清詩詞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年05月:258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將黃河的濁浪排天,以天上盼銀河倒瀉陪襯,極力描寫它的險惡;後兩句說人情的險惡更有甚於黃河濁浪,所以不應說黃河是畏途。這首詩運用反襯的手法極寫對社會人生的認識,十分深刻,含感時傷世之情,發窮愁孤憤之音,詩格老成,筆力勁健。

前兩句說人們一旦來到那一瀉千裏、氣勢磅礴的黃河岸邊時,就不免被它那“倒瀉銀河”的神秘傳說嚇住。對這種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人,詩人是非常蔑視的。自然,橫渡黃河是有一定危險的,但也隻不過是承受“須臾”的“掀天濁浪”而已。在永恒的時間和空同裏,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險峰中的一葉小舟:當生活的巨浪鋪天蓋地砸下來時,沒人能夠事先預見,也沒人能知道這災難會延續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