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黃花細雨時候,催上渡頭船。
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顛。
譯文
深夜嚴寒,我在簡陋的旅店裏孤枕難眠,皎潔的月光照著半夜起床趕路的我。細雨霏霏,秋菊盛開,我急急忙忙趕上了回家的渡船。
鷗鳥潔似白雪,河水清似藍天,讓我想起了家鄉,不禁遐想,回到了家,小孩會抓著衣角,笑我滿頭白發吧。
注釋
華顛:頭上白發。
遠離故鄉的遊子,即將踏上歸家的路程,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是難以形容的。而作為被強留仁金的吳激來說,這種心態顯得更加複雜而深沉。在這首詞中,作者以飽蘸感情的筆墨,運用白描的手法,既對這種歸心似箭的情態作了生動的描述,又吐露了一腔思鄉的濃烈情意。
上片“夜塞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兩句寫景,但采用了化景物為情思的手法。在寒意料峭的涼秋深夜,遊子獨自歇宿於荒郊茅店,因久別將歸而一時難以入眠。這裏所寫旅人的內心感受,使人想起唐代溫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著名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旅店的客人迎來第一聲雞鳴,趁著月色起身趕路,回跡印在板橋的霜上。詩人通過典型的物景,把羈旅早行的意象表現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