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路

[南北朝] 鄒浩 [简体]

赤路如龍蛇,不知幾千丈。
出沒山水間,一下複一上。
伊予獨何為,與之同俯仰?

標簽: 詠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赤色的道路如像龍蛇,蜿蜒曲折不知有幾千丈。
出沒在山水之間,一會兒向下一會兒又朝上。
我到底是為了什麽,跟這險惡的道路時俯時仰?

注釋
“赤路”二句:南方稱“赤”,又多紅土,廣西多赤土,道路蜿蜒曲折,故雲。
伊予:即“予”,我。伊:語助詞,無義。何為:為何,為什麽。

參考資料:
1、陳衍選編.宋詩精華錄全譯 (下) (修訂版):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532-533
2、陳衍編;沙靈娜,陳振寰譯.《宋詩精華錄全譯 下》: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649-651
創作背景

從該篇意思來看,這首詩是作者在貶謫嶺南的途中所作。鄒浩是北宋紹聖(1094-1098)以後著名的諍臣之一,一生忠正方直,因敢於直諫,兩次被流放嶺南。此詩雖不能確定究竟作於何時,卻能概括他兩次被流放的感慨。

參考資料:
1、葛曉音著.古詩藝術探微: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263-265
賞析

詠物詩貴在能寓微婉的興寄於生動的物象描繪之中。寄托的深淺有時不在詞意的顯晦,而在詩歌概括容量的大小,鄒浩的《詠路》即是一例。詩中沒有具體描寫從京城到嶺南一路上的觀感,而是以不知幾千丈長的龍蛇來比喻漫長的旅途和在千山萬水之間盤旋上下的貶謫之路,形象地表現了作者上下仕途、俯仰無愧的人生之路。

首句點題,“赤路”也可視為炎荒之路。鮑照《代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即效“赤”字形容炎熱之地。“赤”字還兼有空盡無物之意。此處隻寫一條空蕩蕩的赤土路,則路途的漫長寂寞、燥熱荒涼均在言外。因而以龍蛇為比,就不僅是取其曲折蜿蜒之狀,而且照應了“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的典故,令人想到沿途險惡的自然環境。以下寫路的形貌,處處扣住龍蛇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