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零陵郡次新亭

[南北朝] 範雲 [简体]

江幹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岸邊的樹木隱隱綽綽地飄浮,天的盡頭一縷孤煙嫋嫋升起。
江水藍天渾然一體上下相合,縹緲雲煙朦朧遠樹上下相似。
江水浩浩湯湯難以窮盡其源,揚帆的小舟飄到哪裏才停止?

注釋
零陵:縣名,屬湖南省。次:停留。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蘇江寧南,即勞勞亭。
江幹:江岸。幹:水邊。
天末:天邊。
煙樹:雲煙籠罩的樹。
滄流:青色的水流。未可源:看不到它的源頭。
颿(fān):同“帆”。

鑒賞

“江幹遠樹浮”二句,粗筆勾畫江天遠望的視覺印象,順便點題。開篇就是“遠樹”、“天際”,使詩人那極日遠眺、思深慮遠的意態躍然紙上。遠處的樹木隨著江岸一起在水麵上飄浮,這是一種藝術變形,是由舟中遠望時動搖不定的視覺印象與若浮若現的身世之感交融而產生的創造性想象。遠煙孤起,是一個經過強化的畫麵。遠煙,本來並不惹人注目,詩人不僅表現了它的存在,而且強調了它那孤獨的升起,顯然,這是孤身羈旅之情的外射。

“江天自如合”二句,如果說前兩句勾出了一幅初步的素描稿,那麽這兩句就是深入刻畫的景象,表現著印象與感受的更深一個層次。看吧,江天一色,空明渾涵,遠樹如煙,虛實一體。詩人在物與己的對比關照中,強烈意識到天地的雄渾壯觀和大自然的自在與和諧。

創作背景

南朝齊永明十年(492年),作者範雲出使北魏,歸來不久便被任命為零陵郡內史。此詩是他前往赴任,剛剛離開京城,在新亭止宿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顏邦逸.文學作品賞析 中國古典詩歌.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年: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