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誦新詩篇。
經過門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飲共歡。
要幹農活便各自歸去,閑暇時則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談談笑笑永不厭煩。
這種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拋棄它實在無道理可言。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躬耕的生活永不會將我欺騙。

注釋
斟:盛酒於勺。酌:盛酒於觴。斟酌:倒酒而飲,勸人飲酒的意思。這兩句是說鄰人間互相招呼飲酒。
農務:農活兒。輒(zhé):就。相思:互相懷念。
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談心。厭:滿足。
此理:指與鄰裏過從暢談歡飲之樂。理:義蘊。將:豈。將不勝:豈不美。茲:這些,指上句“此理”。
紀:經營。這兩句語意一轉,認為與友人談心固然好,但應當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獲。

創作背景

這組詩寫於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當時作者46歲。根據逯欽立《陶淵明事跡詩文係年》與郭維森《陶淵明年譜》,義熙元年(405年)棄彭澤令返回柴桑,住上京裏老家及園田居。義熙四年(408年)六月,陶淵明隱居上京的舊宅失火,暫時以船為家。兩年後移居潯陽南裏(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當是移居後不久所作。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81-84
2、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37-542
3、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367-368
賞析

前人評陶,統歸於平淡,又謂“凡作清淡古詩,須有沉至之語,樸實之理,以為文骨,乃可不朽”(施補華《峴傭說詩》)。陶淵明生於玄言詩盛行百年之久的東晉時代,“理過其辭,淡乎寡味”乃詩壇風尚,故以理為骨,臻於平淡皆不為難,其可貴處倒在淡而不枯,質而實綺,能在真率曠達的情意中化入淵深樸茂的哲理,從田園耕鑿的憂勤裏討出人生天然的樂趣。讀陶詩《移居二首》其二,即可知此意。

全詩以自在之筆寫自得之樂,將日常生活中鄰裏過從的瑣碎情事串成一片行雲流水。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暗承第一首結尾“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而來,篇斷意連,接得巧妙自然。此處以“春秋”二字發端,概括全篇,說明詩中所敘並非“發真趣於偶爾”(謝榛《四溟詩話》),而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樂趣。每遇風和日麗的春天或天高雲淡的秋日,登高賦詩,一快胸襟,曆來為文人引為風雅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