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龐參軍

龐為衛軍參軍,從江陵使上都,過潯陽見贈。
衡門之下,有琴有書。
載彈載詠,爰得我娛。
豈無他好,樂是幽居。
朝為灌園,夕僵蓬廬。
人之所寶,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雲胡以親?
我求良友,實靚懷人。
歡心孔洽,棟宇惟鄰。
伊餘懷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與汝樂之。
乃陳好言,乃著新詩。
一日不見,如何不思。
嘉遊未斁,誓將離分。
送爾於路,銜觴無欣。
依依舊楚,邈邈西雲。
之子之遠,良話曷聞。
昔我雲別,倉庚載鳴。
今也遇之,霰雪飄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豈忘宴安,王事靡寧。
慘慘寒日,肅肅其風。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終。
敬茲良辰,以保爾躬。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龐君擔任衛軍將軍的參軍,從江陵奉命去京都,途經潯陽,作詩贈送我。
房屋雖然簡陋,但有琴又有書。
邊彈琴邊詠唱,我心乃得歡娛。
豈無其他愛好,最是樂此幽居。
日出澆水園中,日入仰臥茅廬。
世俗金玉以為寶,我意鄙之不足珍。
若非誌同道合者,如何相近得相親?
我待尋覓知心友,恰遇意中所念人。
兩相歡心甚融洽,屋宇相接為近鄰。
君為我所思念者,樂修德操勤不止。


我今有美酒佳肴,與君同樂當及時。
知心話語互傾訴,言誌抒情譜新詩。
一日不見如三秋,如何教我無憂思!
同遊甚樂未盡興,君行匆匆又離去。
送你來到大路上,舉杯欲飲無歡意。
江陵故地心依戀,遙望西雲深情寄。
斯人離我去遠方,知心話語難再敘。
昔日你我相離別,當春黃鶯始啼鳴。
今日你我喜相遇,雪珠雪花正飄零。
王公大人既有命,遣君出使赴上京。
誰人不想獲安逸,王事繁多無安寧。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是年八月宋文帝改元為元嘉元年。當時陶淵明隱居在潯陽郡上京裏(今江西省九江市郊),龐參軍奉命從江陵(今屬湖北)出使上都(今南京),途徑潯陽,作詩贈與陶淵明,陶淵明以此詩作答。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9-25
2、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5-18
賞析

此詩共分六章,章章相連,層層相生,氣象聲響,宛如《詩三百》。詩中既寫出幽居之樂,交情之厚,又寫出贈別之意。

首章寫詩人幽居之樂。這裏有似《歸去來兮辭》中環境起居的描寫:偃臥衡門之下,琴書相伴,無人事之勞,但有灌園勞碌之歡欣。之所以這樣開頭,是因為龐參軍盡管身在官場,但十分仰慕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第二至三章由幽居轉寫與龐參軍的交情。二人德相尚,酒共飲,作詩唱和,誌趣相同,故能彼此親近,“歡心孔洽,棟宇惟鄰”。二人所居“惟鄰”為其接近創設了便利條件,然若無相誌趣,所居雖近而無益,故此“鄰”恐所謂“與心為鄰”。龐參軍出使上都後仍要回到江陵供職,而詩人在三十七歲前後曾在江陵為官,對江陵感情很深,所以下章說“依依舊楚,邈邈西雲”。